外匯價格準備金成話題,避險策略考驗壽險業

匯率波動成常態後,壽險業外匯價格準備金成為開春以來最夯的話題之一,根據金管會的最新宣布,未來將略調高每月可增提或充抵的匯兌評價部位,由現行的五成提高至六成,且每月提存數可從萬分之五增加至萬分之六;多數法人認為,這對解決壽險業匯兌成本高漲的燃眉之急,幫助有限,相對未來業界更積極尋求國內的替代商品與適度降低完全避險比例,恐成趨勢。

壽險業的匯兌損失可分為避險損益與匯率兌換損益兩塊,避險損益等於是避險部位中已經付出去的成本,常用的工具包括CSNDF,兩個工具都與台美貨幣的利差與波動幅度有關;匯率兌換損益則是未避險的部位依照期末匯率評價產生的評價損益,若台幣呈現升值,就會有匯兌損失,反之則可認列匯兌收益。

去年台幣對美元呈現貶值,貶幅近3%,如果按照過去的邏輯,應該算是好事,但因歷經前一年度匯率的上沖下洗,加上匯率預測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多數壽險業者都維持至少六成的避險比例,因台美利差的擴大,導致避險成本居高不下,如果以去年全年整體壽險避險成本近5千億元來看,等於匯率波動1%,避險成本可能增加超過千億元。

也因為避險成本是已經發生的成本,壽險業原來是希望能向金管會申請增加第二桶池,增加匯率調節的功能,不過因業界期望的第二桶池部分來自其他準備金的轉列,在保守原則下,未獲金管會同意,金管會最終僅放寬每月匯兌損益可沖抵與增提的比例,由現行的五成提高到六成,另若換匯成本高於2%,每月提存數由未避險部位的萬分之五,增加至萬分之六。

新制的好處,在於增加調節池的調節功能,簡單來說,就是有賺的時候多提,應付虧損的時候,讓長期的獲利穩定性拉高,只是僅多出10%沖抵或提存,調節的功能還是有限,壽險公司面臨今年聯準會升息可能趨緩的大環境下,更應該思索的是海外投資的必要性。

其實,長期雙率雙低的環境,造就了壽險業得從海外尋求相對高回報的固定收益商品,以去化龐大的保單資金,根據統計,截至去年第三季底的各家壽險資料,上市櫃的金控旗下壽險子公司及獨立壽險,光是海外固定收益的投資佔比,最低的富邦人壽,也有接近57%,最高如中壽(2823)、三商壽(2867)66%,而避險策略因多了外幣保單的自然避險,避險比例相較前幾年略見彈性,透過CSNDF最傳統避險方式的比重應該都已經低於八成,新壽甚至已接近內部設定六至八成的低標。

假設今年聯準會升息腳步放緩成共識,最直接的是美元計價的無風險利率將同步走跌,美元可能也會相對偏弱勢,壽險業如果在絕對避險成本沒有辦法有效下滑下,對海外利差高於國內不及1.5個百分點的商品,投資意願可能不若先前積極,相對轉向國內找尋替代性的投資商品,或許是可以期待的長期方向,其中可能也包括貝他值低的現金股利收益率概念股;只是期待吸引龐大的壽險資金投資轉向,國內固定收益商品市場的深度與廣度,也是一大重點。

而無論台幣升貶都付出的CSNDF避險,比例可能也會面臨重新檢視,取而代之的除了透過外幣保單的自然避險外,適度放寬未避險的比重,可能也可以與略微調高的調節池水位相匹配;只是壽險業的資金向來動輒十年、二十年,除了短期帳面的獲利,業者更在乎的是長期資產負債的平衡性與現金流的管理,因此這樣的調整應該也是循序漸進的。

只是回歸到各家壽險業的財報,起碼至去年第三季底為止,各家業者的外匯價格準備金水位,都高於前年同期,前一年度因台幣大升造成的調節池拉警報問題,壓力相對減輕,只是在國際情勢詭譎萬變,股匯市一日變臉早就不是新聞下,壽險業如何維持穩健的避險策略,又能兼顧股東保戶的最大利益,都是對投資團隊的考驗。

MoneyDJ 新聞 2019-01-24 08:26:09 記者蕭燕翔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