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入摩” 小盤港股成贏家?

導語 

今天,A股納入MSCI正式生效。昨天滬股通112.7億元的年內單日最高買入量,佐證了上交所“主要被動基金已完成(納入MSCI的A股)建倉,基本實現平穩過渡”的說法。

為了這一天,A股市場已經期待了好久。

但少有人注意的是,還有61只港股(以及7只中概股和B股)也將一同被加入MSCI指數,短期內,這68只股票甚至可能帶來更多資金流入[1]。

A股得道 小盤港股沾光

A股納入MSCI指數的過程可謂轟轟烈烈反反覆複,港股小盤股則不聲不響地借了規則的光。

更多A股的加入(請注意,是按5%的流動市值哦),使得納入MSCI的流通市值門檻降低了。這樣一來,根據MSCI流通市值排名的篩選規則,更多海外上市的中國小盤股市值也符合條件了,他們可是按照100%市值入選。於是,這次就有61只港股及7只其他海外上市中資股將被一並納入。

其中,有金融板塊的郵儲銀行(1658 HK)、非必需消費品中的東方航空(670 HK )、必需消費品中的達利食品(3799 HK)、醫療板塊的藥明生物(2269 HK),等等。我們整理了名單,具體請見文末。

以市值計算,這61隻股票的總指數市值接近1000億美元。以板塊劃分,則偏向於工業(16.3%),非核心消費(16.2%)以及地產類(14.7%)。

640?wx_fmt=png.jpg

數據來源:FactSet, MSCI, 雲鋒金融整理

A vs 港:國際資金如何流動?

在A股“入摩”之前,MSCI China包含約75%的港股,其餘是中概股及少量B股。A股”入摩”後,港股在MSCI China比例將下降到72%左右。這是否意味港股資金將流出呢?

答案是,有進有出。

原本在指數中占比較高的大盤海外中資股,如騰訊、阿里、工行H股等,將存在稀釋效應;而新納入的小盤股,則會吸引較多資金流入。

“入摩”後,新增的海外上市中小盤成分股將占MSCI中國指數的5.5%,MSCI亞洲指數的1.7%,以及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1.8%。跟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資金接近1.9萬億美元[2],跟蹤MSCI全球指數的資金約為3.7萬億美元。

按跟蹤MSCI指數資金中被動資金占比20%的假設,高盛估計,68隻中小盤股約可吸引5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要知道,A 股”入摩”,短期預計也不過吸引22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流入。

數據來源:MSCI, Goldman Sachs, Bloomberg,雲鋒金融整理

更多關注 更多機會

作為聯通海外的投資平台,我們平時有不少機會與外資基金經理交流。他們對於中國股票的關注與日俱增,對“茅台”、“格力”、“海康威視”等如數家珍。此次“入摩“,無疑會帶來更多的關注和研究覆蓋。

180支全球領先基金投資於A股的比例

數據來源:Copley Fund Research, FT

三大外資持倉股的表現(自2013年歸一化)

深藍:茅台 紅:海康威視 淺藍:美的

數據來源:Copley Fund Research, FT【3】

從過去外資投資A股的經驗看,它們的重倉股表現非常搶眼。此次“入摩”的海外中小盤股,短期或有被動資金需求。長期看,外資的參與,則會令這些小盤股有更多的研究覆蓋並表現分化——好公司固然如乘春風,差公司卻更難充數。

正如MSCI主席所說:

“入摩”的中國公司將在放大鏡下被觀察。跟蹤MSCI指數的,除了20%左右的被動投資外,還有80%的主動投資投資基金。這些機構投資者會有不一樣甚至嚴苛的投資標準。為了吸引投資者,公司必須逐漸適應國際標準,調整企業管理。

A股如此,新晉“入摩”的中小盤港股亦然。

參考資料:

[1]    Goldman Sachs: 《China Musings: A “forgotten”inclusion —- 68 H shares and ADRs to be added to MSCI on June 1》

[2]     路透社 2018/5/31 “What is China’s A-share MSCI inclusion on June 1?”

[3]      FT, 2018/05/31, ”Chinese shares to transform emerging market investing“

作者:張璐馨。劉勵成亦有貢獻。

封面來源:MSCI官網

MSCI小課堂

Q1: MSCI指數到底是什麼,中國加入的又是哪一個MSCI指數?

答:《MSCI用240個指數覆蓋中國市場,你能分清楚嗎?》

Q2: 納入MSCI,對A股意味著什麼?

答:《那些被MSCI垂青的國家,後來都怎樣了?》

Q3: 聽說MSCI對納入的A股要進行ESG測試,ESG是什麼?

答:《MSCI之前,ESG了解一下?》

 

本文來源於“雲鋒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