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怪全球化!研究:中低層所得降,各國政策是禍首


20190909-us-poor-%e7%be%8e%e5%9c%8b%e7%aa%ae%e4%ba%ba各國人民貧富差距愈拉愈大、富有國家的中產階級生活難過,許多人將之怪罪於國際貿易和全球化,導致英國決定脫歐、川普(Donald Trump)崛起。不過,最新研究發現,其實過去30年來富有國家一般人民所得下降的問題,並非全是新興市場的錯,各國的政策才是罪魁禍首,政府把問題怪到全球化,只是在推卸責任。

英國金融時報13日報導,專門扶助中低階家庭的慈善機構Resolution Foundation最近做了一項新研究,前世界銀行(World Bank)資深官員、知名經濟學家Branko Milanovic的論調,認為富有國家所得下降,並不是受到全球化的影響。

Milanovic曾經發布一篇研究,宣稱1988至2008年期間,中國等新興市場崛起、再加上1%超級富豪所得攀高,導致富有國內的工人與低層家庭收入萎縮。

不過,根據Resolution的分析,新興市場人口快速成長,使得學者難以在上述期間內,客觀比較低階家庭的所得。報告稱,假設每一個國家的所得未變,上述人口變化,會導致富國窮人的所得位階下降25%。不僅如此,部分東歐國家在蘇聯解體後,人民所得驟降,也會造成影響。

在調整中國、前蘇聯東歐國家和日本人口等因素後就可發現,世界各國的所得成長其實相對平均,中國所得增速則特別亮眼。Resolution總監Torsten Bell認為,全球化並不是各國陷入困境的罪魁禍首,雖然全球化的確讓低層家庭面臨挑戰,但所得成長疲弱,主要根植於國內政策,政府把矛頭指向全球化,只是想推卸責任。

德意志銀行上週五(9月9日)則發布研究報告示警,宣稱全球經濟已接近「轉折點」,過去數十年來的全球化進程即將逆轉,貿易保護主義蠢蠢欲動。

MarketWatch、路透社等多家外電9日報導,德銀分析師Jim Reid、Nick Burns與Sukanto Chanda在最新發表的年度長期資產報酬報告中指出,自1980年代起,全球化、人口結構改變左右了資產表現,然而隨著保護主義興起,延續至今經濟、政治和資產價值恐全面逆轉,全球秩序即將重塑。

報告稱,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在實施數年後,如今幾已彈盡援絕,但財政撙節、薪資停滯引發的政治風暴才正要展開,貿易保護主義也將順勢崛起。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6-09-13 16:57:40 記者郭妍希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