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高拋低吸殭屍企業苟延殘喘,中國還需外敵?

隸屬新華社的《經濟參考報》曾在5月11日刊登一篇標題為「國家隊不宜頻繁高拋低吸」的文章。文中提到,市場觀察人士發現包括證金公司、十大中證資管計劃、梧桐樹系等在內的國家隊目前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短期投資博弈的主體。隨著中國股價指數的緩步上攻、深港通的拍板定案,許多投資人似乎忘了國家隊的存在。

《21世紀經濟報導》19日報導,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見圖)指出,上證指數突破3,100點的隔天(8月16日)寧波銀行等多支銀行股集體放量大跌,市場猜測這是國家隊在大規模賣出銀行股。他說,8月16日的寧波銀行龍虎榜顯示五大拋售席位均為機構席位,寧波銀行16日成交金額也創下歷史新高。

除了寧波銀行,中國銀行、南京銀行和工商銀行等多支銀行股也放量大跌,業界也將矛頭指向「國家隊」。尹中立建議有關部門應該及時進行解釋,以免以訛傳訛,干擾市場的正常秩序。他說,國家隊高拋低吸可以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讓市場按照一定的節奏走,但它的行為規則缺乏或不透明,則增加了各種不必要的猜測。

經濟參考報上述5月份發表的文章建議國家隊對A股的短期干預應盡可能減少、只有在市場發生劇烈變化時才可出手,指稱頻繁的「高拋低吸」是不可取的。

《中國證券網》報導,MSCI明晟(MSCI Inc.)董事總經理暨全球研究部主管Remy Briand 6月15日表示,滬港通、深港通只是把現有的資金通道擴寬、並未解決國際投資人所有的疑慮,況且不是所有投資機構都願意或有辦法使用滬港通、深港通管道去投資A股。

MarketWatch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10月特別點名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證金公司;China Securities Finance Corp.)。IMF希望中國政府能對外說明證金公司的市場角色、干預股市的程度以及最終的退場策略。

證券市場有國家隊在高拋低吸,實體經濟則有殭屍企業在阻礙景氣的自癒重生。

中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今年1-7月年增2.1%、較1-6月的2.8%大減0.7個百分點,較今年1-2的6.9%更是驟減4.8個百分點。

80sdw.com 8月1日報導,中國人民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超過一半的中國鋼鐵企業是殭屍企業。人民大學這份報告將殭屍企業定義為連續兩年獲得低於市場利息貸款的企業,意味著這些企業獲得了地方政府或其他政府融資的支持。

上述報告顯示,中國鋼鐵業中的殭屍企業比例最高、多達51.4%,其次是房地產(44.5%)、建築業(31.2%)。

新華網1月20日報導,中國鋼鐵業總負債金額超過3兆元(人民幣),鋼鐵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在70%左右。

Thomson Reuters 7月報導,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CICC)預估今年第2季私人企業的銀行貸款利率較國營企業高出6個百分點。

根據安永(EY)8月18日公布的報告,全球前30大鋼鐵企業總負債金額達到破紀錄的1,500億美元。報導指出,跟中國鋼企5千億美元債務相比、上述數據顯得微不足道安永指出,中國鋼鐵業自2000年以來產能累計增加10億噸、導致全球過剩產能擴增至7億噸。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部副主任Markus Rodlauer 8月12日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北京當局若無法立即處理經濟發展失衡、資源配置扭曲現象,最終可能導致中國爆發金融危機或經濟成長大幅放緩的風險升高。IMF預期全面整頓中國產能過剩產業可能會導致800萬人丟掉飯碗。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DRC)新聞發言人趙辰昕1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本輪產能過剩是全球性的問題、各國都有責任,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和房地產泡沫崩潰引發的全球市場需求萎縮、造成了全球很多行業出現過剩。單從鋼鐵行業看,許多國家鋼鐵產能都面臨過剩的問題,這是個全球性的問題,產能利用率普遍不高。

趙辰昕坦言,截至7月底為止中國累計退出鋼鐵產能2,100多萬噸、僅完成全年任務量(4,500萬噸)的47%。他說,部分地區和企業沒有把責任書當作「軍令狀」來抓,有的地方仍然對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夠;最近一段時間鋼鐵價格出現回升,影響到了一些企業和地方對鋼鐵去產能的決心。

《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7日報導,中國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在受訪時坦承中國正面臨產品供給過剩問題、因此官方已啟動結構性改革。他說,產能過剩所引發的問題很難迅速解決,因為失業人口增加可能會引發社會議題,解決殭屍企業將會是逐步且漫長。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MoneyDJ 新聞 2016-08-19 14:26:44 記者賴宏昌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