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QE無根據央行挺地方債手段多

20150429-朱光耀(新聞來源: 新浪財經)

“中國版QE(量化寬鬆)是不實之詞。”上個月,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剛作了澄清,近日又有媒體報導稱:“中國將很快宣布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中國央行將通過直接購買地方債的方式投放基礎貨幣,以此撬動信用投放,緩解通縮壓力,推動經濟增長。”

昨日,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接過朱光耀的棒,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澄清道:“所謂中國版QE是沒有根據的。”

馬駿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央行不得直接向政府提供融資。何況,央行手中還有定向再貸款、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各種流動性調節工具,足以維持合理的流動性,保持貨幣和信貸的平穩增長,沒有必要以直接購買新發地方債的QE手段來投放基礎貨幣。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導劉煜輝告訴本報記者,直接購買地方債並非央行的“角色”,但央行可以通過很多技術手段“變通”。

“地方債置換有具體安排”

如果3月中旬的“中國版QE”傳言,是對“1萬億規模地方存量債務置換”的誤讀,那近日的說法就是無中生有。

按照國際上的定義,QE主要是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貨幣的干預方式。因此,被視為一種非常規的工具。

馬駿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今年我國將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一基調在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明確和重申。

3月2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也曾表示,當前中國採取的貨幣政策還是常規的貨幣政策。並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在非常謹慎地關注和追踪全球經濟走勢,當前中國的貨幣政策要支持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

招商證券(37.49, -0.81, -2.11%)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對本報記者稱,目前來看,中國的利率還有調整空間,簡單把一些基礎貨幣投放的調控手段比作“中國版QE ”,值得商榷。

今年,在有力度的積極財政政策背景下,國務院給地方政府批下了5000億元一般債券和1000億元專項債券。此外,今年還有約1.85萬億元的地方債到期,為處理好化解債務和穩增長的關係,財政部年初給地方下達了1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額度。

根據財政部測算,1萬億元的置換債券能讓地方政府一年減輕利息負擔400億元~500億元。獲得置換債券最高額度(810億元)的江蘇省也測算過,過去每年利息負擔在80億元~100億元之間,通過發行置換債券能減少一半的利息支出。

馬駿稱,對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會有具體安排,這些安排不會導致市場流動性的緊縮。

央行在地方債置換中的角色

地方財政部門在分到置換債券額度後,積極開展發債工作。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江蘇、天津、重慶、安徽、貴州等地已招標信用評級機構和組建債券承銷團。其中,發債最積極的江蘇曾計劃於4月23日在北京公開招標發行首批648億元的一般債券。

但江蘇最後推遲了發行時間,有媒體稱安徽也可能推遲發債。江蘇財政廳一位人士對媒體稱,推遲是因為要等一些方案措施完善到位。一位地方財政國庫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當地還在積極準備發債工作,並沒有收到財政部要求推遲發債的相關文件。

市場分析認為,此次江甦延遲發債原因之一是發行人(地方政府)和承銷商對於發行價格存在較大分歧。但上述財政國庫人士認為,財政部已經明確了按市場化原則確定發行利率,發行利率要求在承銷或招標日前1至5個工作日相同待償期記賬式國債的平均收益率之上確定,上浮的幅度由各省根據市場來定,發行價格分歧或許不是延遲發債的主要原因。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多位市場人士均表示,目前由財政部主導的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希望通過低息地方債來置換此前的高息短期債務,如果單純依靠市場,沒有來自央行的貨幣信用支持,直接找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埋單”有點難。

劉煜輝告訴本報記者,央行並不能直接購買地方債,但央行可以通過很多技術手段“變通”。“如公開市場操作的手段,也可以通過再貼現,商業銀行用債券或者其他資產做質押,央行提供再貸款,來增加貨幣供應量。此外,還可以通過降準的方式,釋放凍結的流動性。”他說道。

事實上,央行4月19日已宣布下調各類存款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不過,上述財政國庫人士稱,央行降準之後市場利率並未有明顯下降,“政府一直希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由於此次發行債券比較急,政府擔心巨額地方債供給會推高利率,所以很謹慎。”

未來流動性調控的猜想

經濟下行壓力之下,為市場注入流動性顯得很有必要。如馬駿所言的一系列流動性調控手段中,央行近期到底會採取哪一種,不禁引發了市場的猜想。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章俊認為,當前有兩種模式可能性較大。

一是類似歐洲的LTRO(長期再融資操作)模式,通過購買銀行持有的高等級可變現資產(包括債券)來實現。

二是通過信貸質押再貸款,也就是目前PSL(抵押補充貸款)的適用範圍從國開行擴大至普通商業銀行。去年,央行曾對國開行進行1萬億規模的PSL再貸款,用於棚戶區改造。

馬駿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再貸款是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按照國際慣例央行提供流動性一般都要求金融機構提供合格的抵押品。為解決中小金融機構從央行獲得流動性支持面臨的高等級債券質押品不足問題,人民銀行開展了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但他強調,從目前來看,地方政府平台貸款暫不在質押品的考慮範圍之內。

章俊認為,信貸質押再貸款的實用性較差,即便實施,規模也很難做大。這是因為信貸資產是非標準化的資產,因此央行對質押率很難有統一的標準和界定。同時,從銀行角度來看,目前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推出,為銀行盤活存量信貸資產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市場化解決方案,註冊制的實施也極大地便利了銀行從事這方面的資產運作,因此沒有必要向央行申請門檻較高的信貸質押再貸款。

他更傾向於類似歐洲央行LTRO的模式,認為通過向商業銀行開放質押貸款的通道,不失為一個折中的解決方案,其效果可謂“一石二鳥”。

“一方面,可以解決新增外匯占款大幅下降造成傳統意義上的基礎貨幣投放渠道收窄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繞開央行不能直接購買政府債券的限制,從而有效解決地方政府存量債務化解和增量基建投資資金來源的問題。”章俊認為。

謝亞軒則表示,PSL(抵押補充貸款)和降準比起來,更有價格指導作用。

PSL作為一種儲備政策工具,有兩層含義,首先量的層面,是基礎貨幣投放的新渠道;其次價的層面,通過商業銀行抵押資產從央行獲得融資的利率,引導中期利率。

謝亞軒認為,地方債的收益率應該是介於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之間,如果通過PSL的方式,對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都給出合適的利率水平,自然地方政府債券的價格或者收益率也就比較清楚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