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並不了解,自己所擁有的財富與時間兩者之間的關係。
舉個大多數人都了解的例子:贈與讀者100元獎金,你會選擇現在拿還是下個月拿,甚至是半年後或一年後才拿?有些讀者可能覺得沒差,早點拿或晚點拿的差別而已。沒錯,對於通貨膨脹和利率無感的人,確實會覺得沒差,因為這些人無法體會時間蘊藏的價值,但有點金融概念的人就能體悟,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現在的100元,其實相對價值是大於一段時間後100元,因為一樣的金額,能換取到的物資會相對減少,實質價值小於名目價值。
考量金錢的「時間價值」,就會衍生利息的觀念,這也是為何借貸的過程會有利息,因為你額外借取金錢的「使用時間」,這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而且這筆金錢的「使用時間成本」會因為來源有很大的差異,對於使用「金錢轉換效率」很高的人來說,向他借貸的成本就會非常高,因為他可以讓錢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這也是為何金融市場上,當各國央行調整利率時,證券資產和匯率的變化幅度會很大,只要當往來金額大到一定規模,金錢的使用者一定會面臨錙銖必較和分秒必爭的情境。
市面上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儲蓄險的保單,那就是典型的財務公司使用「金錢的轉換效率」比保戶來得更高,所以跟保戶借錢來投資是划算的。如果你的投資效率能比儲蓄險的保單效益更高,那麼你就不需要去購買那些儲蓄險,因為金錢在你手上的時間價值更高,也相對值錢,誰耽擱你金錢的「時間價值」,你就可以用你的金錢的「時間價值」向對方索取利息,這就是金融市場的運作原理。
誰的貨幣時間價值較高,就盡可能把資金交給他,讓他透過時間去套利,最終達到整個社會的資金有最高的使用效率,企業之間的借貸融資也是如此,A公司賺錢很快,貨幣使用效率很高,投資人拿錢去購買他的股票,讓該企業擴大生產力,企業賺錢,股民跟著賺錢,民間財富一起提升,這就是「投資」的原理,一塊錢在一般人手上,名目價值就只有一塊錢的價值,但是一塊錢到美國股神(Warren Edward Buffett)手上,名目價值可能超過2塊錢,甚至遠遠超過3塊錢,所以有投資人願意把錢交給類似Buffett的投資操作者,然後負擔一些管理費或手續費當作成本,讓投資操作者來替自己產生更高的財富價值,這是雙方都獲利的賽局。
另一個情境是,如果有B經理人和C經理人,兩人都能替你賺10%的報酬,但B經理人要半年,C經理人需要一年,你很自然的會選擇B經理人,再複雜一點,如果D經理人半年幫你賺10%,E經理人一年幫你賺25%,那麼你思考一下,很可能會選擇E經理人,因為考量時間成本,能越快達到效果者,金錢轉換效率越高,再更複雜一些,如果一開始你並沒有錢,你必須花半年15%的借貸成本,才有錢交給這些經理人投資,那麼你還會去借貸來投資嗎?很顯然的,絕對不會,因為這些投資效益比你借貸的成本還高,你沒道理這麼做,除非你沒有財富時間價值的觀念,低估了你借貸的成本,或者你高估了投資的效益。
個人、企業、國家,其實都很適合利用這種資本使用效率的落差,得到對自己發展有利的資源,現今全球大部分的經濟體,都會發行國債,不管是內債還是外債,舉債來讓內政產生更有效率的運作,其實未必是壞事,因為全球長期低利率的環境下,資金的使用成本其實相對低,如果發債成本夠低,產生的經濟效益夠高,那其實應該發更多債才對。
絕大多數中產以下的階級,都很怕背貸款,就算是利率很低的貸款,大多數人也不要這「負債」,但相反的,很多有錢人都會有貸款或融資,甚至巴不得有更多融資和貸款,只要使用這些資本的成本夠低,而資本獲利的效率夠高,他們一定會很樂意去做,對於「金錢的轉換效率」很高的人來說,資本就像「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請問joe大:823貿戰算新利空嗎?一樣(市場越低迷 投資人越要有信心)?持續買進
本來就預期後續有c浪了,我是不怎麼意外
joe是否對中國和川普升級對抗再發表一下看法?啪數的影響與美股是一般回檔還是破底再破底?
我覺得大概就是c浪吧,跟先前預估的一樣
請他們解釋日本怎麼達成明治維新成果,為什麼日本大發債不會出問題,他們解釋出來對不對,那就對了
舉債這種事情,只要舉出來的債被轉換成生產力,就是益處遠大於壞處
很明顯的這些人就是用典型窮人/中產階級思維在想事情,窮人/中產出身的人怎麼想事情的,他們用自己的常識想事情,次等人的思維,自以為的用自己的視角來判斷全局
舉債這種事情就是吹氣球,氣球要是被打了鋼筋、灌了水泥,這膨起來的氣球就有實體、就有體積,借錢就是吹氣球,吹起來之後就是填實,填實了繼續吹
今天我是企業主,我的運營情況就是這樣,我想僱用設計師打造更好的產品設計怎麼辦,借貸啊,這件事辦完了造成我的產品價值往上翻,導致我的公司提升了收入,回過頭來看我做的借貸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請問如何付費讀取受保護文章?
可以看看說明網頁
https://wp.me/p4VJae-2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