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法律系退休教授陳志龍出版新書《集團化公司治理與財經犯罪預防》,批判台灣政府與私人財團互相勾結。長期以來,財團、政府監理單位、司法機關等環環相扣與財團形成共犯結構,吃掉人民的財富,台灣經濟並非沒有成長,而是財富分配問題,不解決這些問題,台灣的經濟成長難以雨露均霑分配給人民,另一個層面來說,也是助長經濟犯罪。
有句話是這樣形容的,「賺賣麵粉的利潤,擔賣白粉的風險」,意味著賺取非常薄的利潤,但卻必須承擔非常高的風險,在台灣的經濟犯罪,則是「賺賣白粉的利潤,擔賣麵粉的風險」,因為相對於犯罪後,要付出的懲罰代價極低;因為犯罪的CP值實在太高了,財團當然願意鋌而走險,而台灣的政府官僚,更是經常性成為財團的守門員,尤其是台灣的勞動部。
近年來,台灣大多數民眾都對台灣的經濟成長無感,尤其是廣大的勞工族群,薪資提升幅度相當有限,即使近十多年來,台灣製造業的勞工生產力有明顯提升,企業營業盈餘長年來看也是上升趨勢,但是勞工薪資成長卻遠跟不上企業營業盈餘和工業部門勞動生產力。即使統計數據顯示台灣勞工的平均薪資成長異常緩慢,台灣政府官僚卻仍然認為,要提升薪資就一定要提升生產力。
圖1:2006~2015年台灣勞工薪資成長、企業盈餘、工業部門勞動生產力變化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到底是「勞」動部還是「資」動部?
台灣勞工的整體生產力並非沒有提升,美國政府調查的各國製造業勞工生產力,在2002〜2015年的時間裡,台灣勞工每小時的生產力輸出成長幅度更是超英趕美,已開發國家的成長幅度還低於台灣,這顯然跟政府官僚們的思維有非常大的落差。
應該站在勞工立場,替勞工說話的勞動部,在網路社群經常被網友戲稱為「資」動部,因為不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執政,勞動部永遠都是替資本家爭取優勢。最近一年多以來,削減勞工國定假日、廢止安全衛生檢舉獎金、勞動新制「一例一休」屢屢出現放寬法令解讀的紀錄,即使是連續工作24天的血汗排班也不違法、要求雇主招募或僱用員工時須詳細載明「薪資級距」的提案也被否決,所有對勞工有利的政策,全面被勞動部否決,而對勞工不利的政策,勞動部的態度以支持居多,被戲稱為「資」動部,實至名歸。
圖2:2002〜2015年全球製造業勞工每小時產出成長百分比
這完全突顯,財團、政府監理單位、司法機關形成共犯結構的情況有多嚴重。政府官僚拿國家俸祿,沒有替人民爭取權益,卻公開站在資本家的立場,替資本家說話,讓資本家盡可能獲得企業營運的大部分收益,廣大勞工反而成為弱勢族群。台灣勞工平均工時,長期維持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勞工調查報告中全球前五高的水平,平均工時經常性超越台灣的就剩新加坡、墨西哥、南韓,但台灣勞工的超長工時卻沒有獲得相對應的報酬。已開發國家對這種傷害勞工健康非常大的惡劣工作環境,一定都會積極改善,但台灣勞動部的態度卻是,「很多勞工並沒有把假修完」。
台灣的經濟成果分配長期被扭曲
台灣的經濟成長因為不公平的分配,長期下來,扭曲了資本家和勞工從經濟成長中獲利的比例,資本家取得了大多數的收益,在已開發國家,經常可以體會到,涉及人工的服務消費,和不涉及人工的商品消費,消費者要負擔的花費落差非常大,因為人工是昂貴的,付給勞工的薪資,就是消費者的消費成本。這項成本在台灣大多數的產業非常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外食。在歐美已開發國家,許多人都習慣在家烹飪,因為購買食材後,回家烹飪享受餐點,要付出的消費支出,遠小於去餐廳外食的消費支出,但是在台灣,一般小家庭購買食材回家烹飪,跟去一般店家外食,其實消費成本差距並不大,這是因為餐飲服務業的人工成本,早已被資方壓榨到非常低,如果人工成本有明顯提升,在家烹飪跟去店家外食,消費成本落差絕對會擴大,然而台灣的行政院長卻認為,政府要關注物價,如果盲目增加薪資,物價會不可避免地上升,這是台灣社會大眾不能接受的,雖然台灣薪資低,但是物價也低,實質購買力是相對高的,這樣人民會願意接受,這跟勞動部長期透過政策制定不利於勞工的工作環境和待遇,基本上是如出一轍的概念,美其名是擔憂物價上漲,實質上則是壓榨勞工,讓資本家得利。
圖3:2011年世界各國製造業勞工薪資成本和結構(以美元計價),台灣為倒數第五名
人工薪資低,物價低,這有什麼壞處?國人到歐美旅遊,除了一些國際著名品牌的價格非常高,一般餐飲店的價格換算成台幣,也都不便宜,但在歐美的許多電子和科技產品,其實價格和台灣落差並不大,仔細觀察產品製造國來源,從早期的Made in Taiwan,到近年來Made in China,不管歐洲當地食衣住行的物價有多高,這些來自於華人地區的電子產品價格幾乎都維持不變或極小的漲幅。德國人也是國際製造業大國,但他們和台灣不同,德國製造業注重極致的品質,訂出符合產品、技術、設備和勞力應有的價值,而不是像台灣專注在壓低產品單價,犧牲勞動力價值來增加國際競爭力。歐美媒體曾出現類似的討論:「你們台灣人這麼辛苦,只是為了讓歐美人可以買到廉價的電子產品,你們難道不覺得這有問題嗎?」
1980年代,歐美的製造業大量外移到東亞來設廠和生產,這些企業主看重的就是廉價勞動力。30年河東,30年河西,如今中國的製造業也在外移,因為連中國的人工成本都在大幅成長,然而,台灣政府的思考邏輯,仍然是繼續維持勞工低薪,這樣可以避免物價大幅上漲,而台灣許多企業,連續壓榨台灣勞工薪資超過20年,近年來,台灣進入人口負債結構,勞工階級意識逐漸抬頭,勞動力越來越缺乏,當台灣的勞動力成本已經無法再壓榨的時候,這些低競爭力的資本家,竟然是思考要求政府,擴大引進開發中國家的外籍勞工,因為他們的勞動力更低廉。企業用各式各樣手段想要壓低員工薪資,不顧道德和社會大眾觀感,台灣勞動部的官員,自然也不站在勞工的立場,而是思考著,台灣薪資偏低已影響外籍勞工來台意願,要盡量避免再度提高勞工成本,否則對於引進外籍勞工可能不利。
台灣人的薪資真的太低了,台灣的勞動力非常不值錢,長期以製造業代工為主的台灣人思維是「原物料和人力以外的成本都不算成本」,對於思考「服務」的高附加價值更是難以想像,這也是台灣企業在國際競爭上遇到的瓶頸之一。不懂得「服務」的價值,如何在國際市場販售「服務」?無法提升競爭力和營業利潤,如何吸引國際人才?吸引國際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薪資待遇與員工福利,在自由競爭的市場,有競爭力的跨國企業,會願意出高薪和高福利來吸引人才,為了維持低物價,長期壓低勞工薪資,這樣能吸引國際人才,簡直天方夜譚!台灣政府官僚最大的問題是,老是用戒嚴年代的思維和價值觀,面對2017年的國際競爭,這樣台灣如何在國際上和其他國家競爭?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ditorial/IPNC_170517_1501.htm
這篇文章感受到您的語重心長,已分享給好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