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幾乎沒有自產能源的國家,從台灣每年的能源進口和自產比例就可以觀察到,台灣的能源有98%是進口的,這注定台灣的能源使用價格,必然會隨著國際能源價格所波動。
以台灣最近10年的能源供需平衡來看,國內能源消費還在供給線以下,短期內還不至於有明顯的能源不足問題,但如果考慮到單純電力供給,那麼則需要另外評估。
1951年以來,台灣的電力供給結構有頗大的改變,從早期的水力發電,過渡時期是煤和油發電,1980年代進入到核能和煤為主的發電系統,2004年以後,核能發電佔台電發電的比例大約維持在20%,約40%是燃煤發電,天然氣的比例則慢慢增加到2011年的30%,核能、燃煤、天然氣在2011年大約佔台電發電的90%,三個系統對台灣的供電影響都非常重要。
1950~2011年台電發電量組成結構比例
2011年台電發電量組成結構比例
而在電價方面,台灣主要的電力供給,台灣電力公司提供的電價和全球許多國家相比,仍然是相對便宜的,即使2012年上半年有調漲電價,但相對於住宅用電維持在NT$3.4與工業用電NT$3.0以上的國家相比,台灣電力價格在全球水平中確實相對便宜。
註:均化成本已包含電廠投資、操作運作維護、燃料、除役及碳價等並均攤於電廠生命週期中;年度發電成本則是以當年電廠實際支出作為計算依據。
資料來源:行政院核子能委員會
如果單純只考慮發電成本,那麼核能發電是台灣成本最低的發電方式,燃煤和水利其次,天然氣和風力成本較高,最貴的是太陽能發電,這也說明為何台電向民營電廠購電的能本較高,因為民營電廠沒有核能發電,要有相對便宜的電力,核能發電可以佔頗大的影響力。
台電的主要發電成本在於燃料、折舊費、購電支出,合計約佔80%的成本,能從這三個項目節省支出是最理想的,操作運作維護、人事費、利息這三項所佔的比例較低,不是影響台電發電成本的主要因素。
從台灣電力尖峰需求量的走勢變化來看,需求量預估值從2005年到2010年,需求預估量年年下滑,不過台灣的用電需求仍然是維持正成長的,如果台灣經濟和人口仍然維持目前的成長速度,那麼台灣還是會有供電不足的風險,但另一個考量因素是,2011年,台電包含複循環(51%)、燃煤電廠(88%)、燃油(25%)、燃氣(25%)電廠的整體產能利用率僅為59.28%(成本依小至大依序為複循環燃氣電廠、燃煤、燃油及燃氣電廠),如果台電產能利用率提高,那麼台灣還是可以順利度過未來十年用電供給可能不足的假設情境,至於台電閒置機組為何不用來發電,反而用較高成本向民營電廠購電,因為台電向民營電廠(IPP)購電有合約在先,台電有向民營電廠購電的義務,價格也是合約條件中的一項,要修訂需要雙方合議。
從台電的供電結構和前景來看,只要提升產能,短期內還不至於有供電不足的問題,佔台電發電比例約20%的三座核電廠運轉時間年限是40年,核一廠2部機組預定分別在民國107年與108年除役,核二廠預定110年與112年除役,核三廠則預定在113年與114年除役,在此之前,台灣還有時間重建新的核電廠。
台灣第四座核電廠已經興建了,但從工程安全的評估來看,安全是非常有疑慮的,台灣也許需要核電廠,但不該是核四,而是從新建設一座新的核電廠,核四經作停建和復工,從1999年到2013年,拖延的時間長達14年,根據曾任美國奇異公司工程司的前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林宗堯所發表的發表《核四論》評論,核四廠並非由有經驗的公司興建測試完成後再交給台電運轉,而是向奇異公司購買關鍵組件(奇異公司又分包給日立、東芝、三菱等公司),以低價發標給經驗不足的顧問公司來監督,台電自行分包興建,不符合核電廠興建時採取統包的慣例,系統整合上有大問題,加上自行設計核電廠的驗證測試流程,之後又多次自行變更設計,而且還給「技術不足」、對輻射一無所知的相關廠商興建。
核四廠現在的監工單位根本不是原本設計的團隊,原本是由美國奇異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GE)設計,現在的包商也不是原本的包商,當時整個團隊已經解散了,現在的團隊是後來重新組合,奇異公司是反應爐的設計者,核四廠核島區的變更設計要由原設計公司美國奇異公司核定,但台電履約過程中便宜行事,自己擅自主張變更,後來連奇異都不敢幫核四運轉背書。
台電發包的廠商有個嚴重的問題,就是英文看不懂,錨栓上的英文字母代表「圖案」、「焊道標示」、「長度」,施工人員錯誤解讀美商奇異公司設計圖和施工規範,加上零件缺料,用較短的錨栓代替,錨栓上的英文字怕被認出而被磨掉,或者塗上鋅漆掩蓋錯誤,整個核電廠可以說是體無完膚,另外核四一號機部分零組件損壞,為了不影響施工進度,台電竟然從二號機拆相同零組件直接過去應急,導致二號機殘缺不全,不用天災出現,核四隨時可能出問題。
專業的技術費用絕對不能省,一分錢一分貨,沒有技術,省錢自己動手做的結果,花的錢最多,而且品質更差,如果核四廠立刻停建,台電增列的虧損永遠無法回收,而這筆錢必須由全民的納稅錢買單,換句話說就是全民皆輸,但若以工程安全來評估,停工可能是最有利的決定,因為如果核四廠的情況若發生在美國,美國核管會的結論恐怕一致是「停工」,核電廠確實可以有效降低電價,台灣是否需要核能還有討論的空間,但如果真的需要核電廠,距離台灣核二廠退役還有10年,只要台電提高產能,那麼還來得及重建一座新電廠,因為核電廠出問題的破壞範圍非常廣,時間也非常長,處理成本非常高,但若在完整工程設計和技術配合的情況下,重新興建核五廠,那麼核電廠的經濟效益還是相對理想的。
資料來源
http://web3.moeaboe.gov.tw/ECW/populace/content/ContentLink.aspx?menu_id=378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govern/govern01.aspx?MType=4
View Comments
Joe大,看了一下上面的網站的資料,如果以全國的能源供給來看的話核
能是佔8.8%,但是如果將一些汽車使用的能源或其他跟發電無相關的能源
扣除的話,也就是只看發電量的話核能的比例會到16%以上
版主回覆:(03/16/2013 06:49:44 AM)
拿掉核能,原本使用無發電相關的機具依然不會使用核能,應該用全國的數據去看,才更真實,有些機具本來就不用電,核能存廢不影響它們
媒體一直恐嚇沒蓋核電廠
電價會一直大漲 好像不是真的@@?
不知道有沒有單純全國的電力供給來源... 核電所佔用的比例?
全國的能源供給好像包含汽機車用油? 民生用天然氣...煉油廠用油...等?
版主回覆:(03/13/2013 04:29:12 PM)
這數據台電網站有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govern/govern01.aspx?MType=4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govern/govern01.aspx?MType=2
台電月產銷快訊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govern/govern01.aspx?MType=4
台電年產銷
裡面寫的是實際的發電現況
核能是沒高到16%,一直在12~13%之間
台灣主力是燃煤,占31%
其次是燃氣占30%
燃油反而很少
所以能源局的是台灣全體能源使用狀況
而不是單論電力,不然運輸部門的用電量跟實際的也差太多了
運輸部門在台電的用電量統計年表才占3%多,到了能源局高到12%
版主回覆:(03/13/2013 04:30:34 PM)
台灣的能源運作當然是以能源局的為優先,台灣能源供給的單位不只台電而已,汽機車大部分不耗電,核電就算佔台電50%的比例,能影響汽機車還是很有限
佔比12%的那個是裝置容量,實際的發購電量不就是上表所說核能佔比是
18.4%,之所以會有這個差別我想是因為許多再生能源是無法持續性的發
電的因此它們的裝置容量佔比只是參考用,因此核能的真正佔比會比裝置
容量的佔比高。至於能源局的數據,應該還是要把發電部分單獨拿出來看
吧??因為現在探討核電不就是在探討發電部分的問題嗎??如果把核電和其
他跟發電無關的能源混在一起看,核電的佔比當然稀釋不少
如果工程品質是ok的,
面對 電力傳輸損耗狀況,和資源變動穩定性,
台灣就該建北核電廠(當初優先建南部?就只是因為可以先犧牲南部,北部人多聲音大…,
其他因素都是次要…)
面對核安,我們就該廢核,以機率來看,拿掉老舊核電廠核一、核二。
面對非核家園訴求,我們就該全力發展再生能源(潮汐發電、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逐
步除役核電廠
面對台電智能不足的問題?我們就該想辦法,養個競爭對手
版主回覆:(03/13/2013 04:33:41 PM)
養民營電廠就產生一堆爭議了,何況是養對手出來,對於未來經濟規模達到巔峰的台灣來說,這不是好選擇
「…台灣的能源運作當然是以能源局的為優先,台灣能源供給的單位不只台電而已,汽機車大
部分不耗電,核電就算佔台電50%的比例,能影響汽機車還是很有限…」這一點有點偏頗,現
況是這樣沒錯,但面對未來石油一定是要從主要能源供應中逐步退場的(請想想歐巴馬現在的
國家能源政策),另一個10內也許還是看不到,但我相信它必然發生,只是遠近的問題。汽
機車這個主要的吃貨,要被電價影響,也是不遠了。這一點是要考量的…不能忽略。
還有一點要提…台灣的電力供應充足度,夠用是肯定的,但在先進國家眼中…還不夠格。你光
是再生能源發展替代藍圖,就被打槍了…。
版主回覆:(03/15/2013 07:07:55 AM)
眼下是先撐過近10年內的問題,核電廠未來幾年內退役,病人總是要先救活了,再來談長期保養
再生能源還需要靠儲電技術的重大突破,才有機會被用做基載電力;在完善相關技術並實現商業化之前,仍只有火
力及核能可以被用作基載,以確保供電量及電價的穩定性。
然而,進口燃料價格波動與國內安全存量設計、國際間對碳排放的管制強度,都是對台灣能否早日實現非核家園的
強力挑戰。
單從過去能源消費情形及現有能源供給架構等統計數字去解讀,只會得到偏頗的答案而已。
"...當初優先建南部?就只是因為可以先犧牲南部,北部人多聲音大…,其他因素都是次要..."
這種不符事實且民粹式的言論對台灣有害無益.
核1核2都在北部.
核3建廠於1975運轉於1985.
當時台灣仍於戒嚴時期老百姓不敢發聲反對也沒有媒體敢刊登反對聲音.
版主回覆:(03/15/2013 07:10:15 AM)
不需要再爭議南北問題了
核電 8.8% 拿掉,差不多剛好是台灣總消費電力
有人說這樣剛好夠,當然廢核
拜託腦袋再想想,你要保證其他電廠 100% 輸出 ' 並且不會故障
外加台灣用電量不會再上升,科,有可能嗎?
核四夠爛,那砍掉重練阿,全面反核根本就是搞不清楚狀況
不要核能你要找甚麼發電? 我來幫你一項項數
火力: 汙染環境,都反核了還要用火力?
水利: 台灣能發電的都在發電了,你還要蓋新水壩喔
潮汐: 台灣潮差超小的好嗎,還有你要找哪個地方儲蓄海水阿
風力: 颱風多,動不動就要關閉,不穩定
地熱: 台灣有地熱試驗發電廠,光是堵塞和腐蝕就焦頭爛額了,還想發電
太陽能: 那個發電效率令人大笑,乾脆把嘉南平原全部徵收來發電看看能不能取代核電
還有太陽能板製造的汙染,跟主機板汙染差不多.... 反正汙染別的國家沒關係是吧?
不要核能你要找誰? 全台罪犯抓去做人力發電好了
版主回覆:(03/15/2013 07:10:39 AM)
台灣可以維持核電的供給,不需要反核,該反的是核四,那是明顯的工程問題,要讓核電運作,應該從頭新建一座新的核電廠,而非用拼裝起來的核四廠
現在真的沒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