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業必須改變代工心態


Samsung近年來快速崛起、壯大,帶給全球電子產業新的震撼,也顛覆全球科技業的版圖,台廠以往在科技業上具有優勢的競爭地位,但近年逐漸被韓國替代,台灣科技業第一個大問題,業者有著獵人的心態,看到產品商機好,就追著獵物猛打,透過降價競爭等各種方式爭取訂單;韓國廠商像農夫,願意從翻土、施肥、播種,耐心等到收割,積極參與製訂技術規格,取得在先進科技上的發聲權,懂得養市場,並從品牌價值延伸至對業界的影響與驅動力。

另一關鍵個是,台廠專心於代工事業,不少業者重複投資代工的研發,在產業創新價值鏈中,一直為人作嫁,台廠擅長解決別人的問題,卻不擅長問問題,長期下來,只能靠著微薄的利潤苦撐。

台廠應該打破以往過於講究產業細緻化、專業分工的觀念,建立以核心技術的龍頭廠來建立起產業鏈,如同 Samsung 電子是掌握技術優勢,藉由品牌終端去影響消費生態,台灣其實已經有業者在拉高層次,思考建立產業價值鏈。例如自行車大廠巨大在全球推廣“A-Team”,建立一種自行車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一種生活型態的觀念,並且在大陸重要景點發展自行車步道,將這種觀念打入人心,透過台灣過往在自行車製造的優勢,把品牌延伸至創造“營造新的生活形態”,這將是未來台廠勝出的機會點。
http://m.digital.sina.com.hk/news/1/1055162.html

About joe 2307 Articles
經濟、政治、歷史、科技組成的投資訊息天天都在蛻變,這裡是討論各種國際時事、國際商品投資、外幣定存、總體經濟、原物料與各種ETF投資的blog

12 Comments

  1. 推廣自行車好啊,簡單的作法就是台北市中山南北路、羅斯福路+忠孝東西路兩大東西南北路率先試辦全面無自用車化只能
    騎自行車,讓其他路塞車塞死,自然大家就會搭乘大眾運輸跟騎腳踏車上下班

  2. 只要在'品牌','技術','通路'的任一環節能有'定價權'(即大幅領先的競爭力),利潤自然高.
    但是在全球激烈競爭中任何行業要勝出都非常不容易,沒有長期投入很難達陣(三星投入超過10年以上才有今日收成).
    認同台灣必須改變代工心態,但同時必須認知此成果不是短期可見.
    台灣人有耐心嗎?
    政府,公司,員工,投資人(法人和散戶)願意長期堅定承諾和支持嗎?
    鴻海投資夏普短期(1-3年)中期(3-10年)長期(10年以上)結果會是?
    宏達電能反敗為勝?要多久?

  3. 韓國不是只有三星.
    韓國在 食品 家電 汽車 造船 這些產業的國際銷售.
    也都有很好的成績.
    這些傳統產業.
    沒有什麼可以投機取巧的地方.
    靠的就是札札實實的的能力.
    韓國車就算價錢便宜一點.
    還是要和日本車 德國車 美國車在世界市場競爭的.
    只有做出來的東西.
    能有競爭優勢. 才會有人買單的.
    台灣天天在喊"競爭力" "價格優勢".
    真的做贏對手了嗎?
    說穿了 台灣的企業競爭力.
    和韓國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版主回覆:(08/08/2012 02:32:59 PM)
    南韓每年投入的企業研發經費佔國家GDP比例,甚至還超過英美德法等國,成功絕不是偶然的,那是長期投資所換來的成果,除了國家的支持以外,南韓企業本身也很爭氣

  4. 很高興認識您喔。向您推荐名牌二手包網站,有喜歡價錢可談,
    了解詳情請點小房子或頭像,或手動進入: 6613.uuu.to

  5. 我倒認為 台灣不適合做品牌
    除非是既有研發實力的產業
    因為市場真的太小了….
    說韓國日本乃至於美國都是本國消費就足以支持住整間公司
    而台灣人民難以團結更無消費力道來幫忙企業發展
    當然這與私人企業能給予勞工的薪支多少也有關係…
    總覺得我們實在很難養活一間大公司更別說發展了
    跟政府政策,民族性及企業文化都有關係
    做出有質的代工產業才是台灣的出路吧
    誰叫我們中小企業那麼會壓榨勞工

  6. 今天在網路看到的一篇文章.
    為什麼不能有點效率?大老闆不知道的事
    http://shukaiyang.myweb.hinet.net/articles/ineffici
    ency.htm
    雖然
    整篇文章是以比較偏頗的立場在寫的啦.
    個人也在半導體業打滾有10年了.
    個人的感想 : 有90%的正確性.
    台灣這些高來高去的高科技.
    拆穿了 真的是爛到骨子裡面去了.

  7. 給6樓我覺得是執行著的魄力跟腦袋吧
    捷安特也是一個品牌阿~~
    人們會因為腳踏車是捷安特多花2.3000塊
    但不會因為電腦是宏碁就多花2.3000塊吧

  8. 芬蘭+瑞典+丹麥 的人口.
    比台灣還少.
    品牌也是做的起來.
    品不品牌是其次.
    台灣的企業.
    先要把自己的基本管理經營的水準.
    提升到國際競爭的最低門檻.
    不然.
    什麼都是白搭.
    做什麼都是輸人 都是賠錢.

  9. 整個北歐.
    瑞典+芬蘭+丹麥+挪威+冰島.
    大概就約略比台灣多一點. 2400萬~2500萬人.
    澳洲的人口 大約是略等於台灣.
    其實
    有2000萬以上人口的國家.
    就不算小了.
    我們受那個有10幾億人口的對岸毒害太深了.
    對國家人口的概念太扭曲了.

匿名訪客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