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0年代就已經發展出蒸汽機雛形,早期蒸汽機的發明,靠的是勇於實驗和失敗經驗,蒸汽機不是內燃機,還不算太複雜和需要精確的計算,缺乏了精密的設計,所以並沒有足夠的能源效益,因此就算發明了蒸汽機,也不會產生工業革命的,要讓蒸汽機動起來需要很大的成本,初期的蒸汽機根本完全不合乎成本效益,但歐洲的蒸汽機經由很多不同地方的人不斷花心思去改良,百年以後,1770年代James Watt才終於設計有經濟效益的工業用蒸汽機,沒有精密科學還是能夠有蒸汽機,就像沒有精密科學也能有火藥一樣,人類發明蒸汽機只是時間的問題,關鍵是「蒸汽機」這個設計概念和資訊,在歐洲這一百年中能夠不斷的傳播、不斷有人重視與研究、企業家資金挹注,代表著大眾對於研究與發明的重視

中國地區的工業技術一直都很先進,鼓風爐和活塞式風箱的使用能夠連續輸送保持高溫所需要的氣流,鑄鐵生產冶煉技術的突破可以煉鋼,因為中國地區能夠生產大量廉價的鑄鐵,才使得基礎科技能廣泛擴散與成長,農業工具、手輪軸、運輸工具、烹飪器具、建築、軍事等項目都是在中華歷史實際存在的事情,中國地區的人民本來就掌握了良好的技術,生產大量優質產品,假設1700年中國地區,一樣有一個人發明了一部很原始的蒸汽機,那麼這個消息能傳播到多遠,或者會有多少人重視,還是只是一笑置之

十七世紀歐洲傳教士來到中國,看見「科舉取士制度」並學習到歐洲,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英國和法國開始推廣中國這種公平和公正的制度,後來英國規定政府文官通過定期的公開考試招取,建立公務員的敘用方法,漸漸演變為歐美各國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國改良了科舉制度的優點,並建立起公務員制度,造就日後英國比起歐洲封建體制更高效能的政府,科舉不是英國發明的,為何科舉去到英國就變成了提升效率的公務員制度,在中國地區卻演變成八股文取士中國地區發明了火藥卻沒有軍事革命、船堅炮利,沒有產生拿破崙戰爭,蒸汽機也許被發明、傳播和工業化使用,但這不等於會產生工業革命,在中國地區可能演變成只有官府才能使用的工具,然後禁止民間使用,就算發明了蒸汽機,在中國地區可能變成另一種官府專利的蒸汽機,這也無法引發工業革命,也許有歐洲人來到中國地區,看到有蒸汽機,感到十分有用,回去創造一部更好的,結果歐洲還是產生了工業革命,所以問題不在於蒸汽機,而是為何十七世紀時,沒有任何中國地區的人去歐洲,為何歐洲人會想到來中國地區,但中國地區的卻沒有人想過要去歐洲,歐洲人來中國地區看科舉,帶回去建立功業,但清朝康熙皇帝還禁止Dominicans和Franciscans的傳教士來中國,關鍵在於華人的思想和整個制度出了問題,華人國家需要改革的不是工具和科學,而是思想和制度

本文經網路作家Chenglap同意後,經Joe整理與加入資料,改編而成

joe

經濟、政治、歷史、科技組成的投資訊息天天都在蛻變,這裡是討論各種國際時事、國際商品投資、外幣定存、總體經濟、原物料與各種ETF投資的blog

View Comments

  • 這是我們身為中國人的悲哀
    版主回覆:(12/21/2011 04:34:48 PM)
    身為華人不悲哀,悲哀的是自己不爭氣,沒有渴求真理與思考的腦袋

  • 中國在南宋時期已達到工業革命的初期階段,但是被蒙古人征服而中斷。所以之後的元明清三朝都是國防掛帥,變成類
    似前蘇聯一樣的帝國。
    工業革命之所以發生在英國,有其地理上的優勢:英國是島國,易守難攻,因此可以把國防經費維持在最少量,集中資
    源發展經濟。大英帝國在最強盛的時代,統治日不落帝國,全國軍隊也只有十幾萬人而已。但是中國或是任何一個歐陸
    大國,沒有百萬常備軍,根本連基本的國防都做不到。大英帝國初期的殖民地都是以點狀擴張,衰落的關鍵就在於直接
    統治印度及南非,導致常備軍大量擴張,因而財政吃緊,必須在1902年打破千年的不結盟政策,捲入大陸的爭端,在五
    十年之內帝國就崩潰了。
    美國雖然是一個大陸國家,但是其處境比較像島國,在獨立初期,唯一的外患是北方忠於英國的加拿大殖民地,後來向
    南擴展和墨西哥帝國衝突,1848年美墨戰爭開始時,美軍的規模只有一萬兩千人而已。美國陸軍的正式擴張是在南北戰
    爭,在美洲這塊土地上首次出現百萬大軍,但是戰後又裁軍。美西戰爭時,美軍的規模又回到美墨戰爭時代,直到第一
    次世界大戰才再度擴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警察,美軍才長期維持百萬大軍的規模,但是比起
    大陸國家例如中國或俄羅斯,美軍的規模還是很小(甚至小於北韓及伊拉克)。
    版主回覆:(12/20/2011 11:02:29 AM)
    我的想法是,軍事是表面的,儘管軍事和武力可以壓制人,但文化思想是擋不住的,在強大得船堅炮利,也阻止不了人類的求知慾望,但為何到了中國,人們的求知慾望和思考能力如此嚴重低弱

  • 安全和效率是相互衝突的兩種概念,「安全」要求的是最大的緩衝空間,「效率」要求的是最小的浪費。國家的制度是適
    應環境的結果。工業革命是追求效率的極致,是海洋文化的產物,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只能存在於海洋法系國家,是其來有
    自。
    版主回覆:(12/20/2011 02:18:43 PM)
    金融中心只能暫時存在海洋體系國家,如同英國和日本的沒落一樣,如果沒有人口結構的優勢加持,英國和日本也沒辦法有如此效果,島國會受限在極度有限的原物料供給,除非是像澳洲那樣大的島才能例外

  • 二樓似乎有點導果為因,
    人多好辦事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可以去看看各國公布的國防預算,
    美國的軍事規模真的比你所謂的大陸國家小?
    軍隊數量,
    是隨著經濟發展才逐漸擴張的,
    而不是軍隊導致經濟衰敗(雖然有些情況是)
    舉例來說,
    唐宋兩朝,中國依然是大陸型國家,
    甚至宋朝長年戰爭,常備兵役並不會少
    但中國依然維持世界大國的地位,
    這如何解釋?
    英國在WWII之後,
    失去大部分領土,
    甚至在第二次中東戰爭後,
    不情願的讓出世界首強的地位,
    從此縮減軍備,
    請問一下最近五十年,
    英國的經濟地位有因此提升嗎?
    版主回覆:(12/20/2011 02:43:19 PM)
    關鍵不是軍事,而是國民的文化思想,焦點擺到軍事上就模糊了

  • 以前時代搞器械德是旁門左道不務正業 古書都這樣寫 唯有讀書高 士農工商 之類的
    清朝開始留洋之後 有些官員才開始有轉變 想學這些器械當經濟學(當時指經世濟民的學問)
    版主回覆:(12/20/2011 02:50:18 PM)
    清朝的官員並沒有太大的轉變,清末民初,轉變的是民間知識分子

  • 這正是中國無法出現工業革命的主因-它是國防負擔過重的大國。
    英國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小國,在各地衝突盡量置身事外,外交政策以「平衡勢力」為首要,所以才能出現工業革命。
    英美的所得稅在二十世紀之前從沒有超過GDP的1%,而且一直以募兵為主,因為不用養很多兵來防守漫長的國界。中
    國相反,自古以來一直是徵兵制,而且役期很長(詩經中有寫到,周的軍人還有六十歲以上滿頭白髮被征入伍的),很多
    人死在邊塞,賦稅重到會餓死人,造成流民四起。「去兵、足食、民信之矣!」想要做到這樣,不能身處亞洲大陸的中
    心啊!
    ~舉例來說,
    唐宋兩朝,中國依然是大陸型國家,
    甚至宋朝長年戰爭,常備兵役並不會少
    但中國依然維持世界大國的地位,
    這如何解釋?~
    版主回覆:(12/20/2011 02:51:17 PM)
    春秋戰國時代,國防支出也占了各國財政很大的比例,但那是中國文化思想非常鼎盛的時期,工業革命需要的是人的思想,工業的基本條件是「人」和「思想」,人類的工業發展就是由最原始的原料開始的,喜不喜歡做才是真正的問題,前置作業很多,學習畫工業繪圖、學習物理化學、金木車工的技術,物質特性的學問,而且還要環境配合,首先社會要認同,如果社會認為發展科技是異類和不務正業,就算想學也學不到,因為沒有人願意出資贊助學習,學了也沒辦法實現想做的事

  • 搞科學技術的人,在英國工業革命時一樣沒有社會地位。事實上,英國人到現在還認為創立實業的人滿手齷齪,社會地位
    不如繼承遺產,乾乾淨淨的第二代貴族,這和台灣或美國尊崇創業者,是完全相反的社會風氣。英國大學生最好的出路是
    當公務員的,文史藝術是最多人搶讀,至於理工科,很多都靠中國留學生來補缺額。
    版主回覆:(12/20/2011 04:13:43 PM)
    科學和科技本來就不適合人人搶讀的,真正願意埋首研究科技和科學的人邏輯上不會占大多數

  • 日本、德國和法國從來都無法成為金融中心,只能當製造業大國,這正因為它們都是大陸法系。
    各位沒有奇怪,為何亞洲的金融中心在香港及新加坡?為何英國沒落了那麼久,倫敦永遠都還是金融中心?
    版主回覆:(12/20/2011 04:04:56 PM)
    島國的最低成本發展模式通常是以金融+房地產為主,如果政府管制的好,那麼就是金融與貿易為主,英國倫敦之所以一直是歐洲的金融中心,有一個因素也很重要,北歐,西歐,中歐和英國的人口結構循環幾乎是同步的,雖然英國經濟沉淪了,但同時間歐陸也跟著沉淪,所以依然相對是傑出的金融中心

  • 在思考歷史時,我是傾向經濟決定論。文化只是經濟的上層建築。至於國防的影響,在於它會吃掉經濟發展的資源。所以
    大陸附近的島國最容易成為工業革命的先行者,因為它有天險,可以減少國防的支出,卻又能夠不遠離人口密集的大陸市
    場。英國和日本都是先例。
    版主回覆:(12/20/2011 04:17:47 PM)
    海權島國確實是很有利的條件,但還是得有文化思想的傳播搭配,有Matthew Perry的黑船,才能有明治維新的日本
    你的留言很有想法,歡迎多提出看法,感謝你的參與討論

Recent Posts

202410美國非農業就業人口

美國非農業就業人口數據突然嚴重...

3 週 ago

20240926美國GDP例行性修正數值

美國政府在9月26號公布了近期...

2 個月 ago

202408美國就業情況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公布2...

2 個月 ago

美國經濟面臨衰退了嗎?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近來公...

4 個月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