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特稿》資安危機+關稅,台灣安控廠誰受惠?

美國基於資訊安全理由,去年對中國安控設備開出第一槍,明文禁止美國聯邦政府向海康威視等中資企業採購影像監控設備,這也讓「Made In China」的安控產品在歐美市場變得敏感。因此,這塊看起來「被空出來的市場」將是誰能夠突破重圍呢?台灣廠商能否受惠呢?

安控設備加入AI功能,資訊安全具隱憂
安全監控產品近年來不斷往AI發展,加入了雲端技術、人臉辨識系統,不管是智慧商店、智慧城市等,更是先進國家發展的方向,像是在中國就有所謂的「天網」系統,是指中國政府近年採用監察民眾的人臉識別系統,中央系統連接不同公共場所的攝影機,在極短時間內識別身分,儘管城市的犯罪率下降,但也因安控產品對於私密資訊掌握度更為提升,造成不少資訊安全的隱憂。

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積極扶植安全監控產業,如今在全球,幾乎每4台監視攝影機就有1台來自中國,當中又以海康威視穩居全球安控龍頭。這也讓中國安全監控產品銷售到海外其他國家時,都讓各國對於中國產品擷取資訊的態度轉為謹慎,特別是在特別重視資訊安全的歐美國家,可以略見一二。

基於資訊安全的疑慮,加上中美貿易關稅壁壘之下,安控產品列入加徵關稅清單當中,歐美品牌廠商原本於中國製造的安控產品,開始陸續尋找其他亞洲國家,代工產品的可能性。

重返榮耀? 台灣安控產業吹暖風

事實上,幾年前,台灣的安控產業以代工歐美品牌起家,產業非常興盛,「Made In Taiwan」的標記也讓台灣技術在全球烙下印記,多家大廠更在全球市場當中名列前茅。但近年來不敵紅色供應鏈的競爭態勢而陸續退出市場,目前仍居全球前20大的台廠只剩下晶睿(3454)。

(圖說:晶睿產品)

中美之間不論是資訊安全或者關稅隱憂下,這讓生產基地幾乎都在台灣的安控廠商,讓歐美客戶心動,讓台灣安控產業過去累積的技術能力,再次被歐美品牌廠商重視。

業內人士透露,從去年中陸續接到許多歐美品牌廠商對於產品與技術的詢問,接洽的態度比過去更為積極,因此也不少合作案開始小批量試產,儘管對於目前營收貢獻並不大,但是也讓台灣安控產業感受到一股春天暖風吹來。

 
誰先獲轉單? 技術能力才是重點

而外界也很好奇,台灣安控廠商數十家,誰會先受惠呢?除了各家技術能力外,也可以從目前業務別來看,過去受到紅色供應鏈襲擊的台灣安控廠商,部分陸續從過去純代工,轉往發展自有品牌,甚至像大廠奇偶(3356)更是全部皆為自有品牌的業務,而規模較大的晶睿來看,代工產品佔營收6成,自有品牌產品則佔營收4成。

業內人士表示,歐美轉單最快可以發酵的就是本身具有代工業務的台廠,最好更是具經濟規模的廠商,因此晶睿就是最快有轉單效應發酵的廠商。晶睿的轉單效應也展現在今年首月營收上,營收來到6.42億元,月增30.93%、年增79%,創下歷史單月新高水準,公司表示,去年起貿易戰使既有歐美客戶陸續洽談進一步合作,到1月生產良率明顯提升,訂單陸續發酵。

若從台灣安控產業進一步觀察,目前有代工產品包含彩富(5489)、慧友(5484)、昇銳(3128)、欣普羅(6560)等;而自有品牌廠商則以奇偶為代表,其餘還有晶睿、欣普羅、慧友等。據了解,多家具代工業務的廠商都有接收到歐美客戶詢問,而自有品牌則須待市場布局進一步發酵。

業內人士坦言,去年確實有歐美客戶來詢問,但他們也同時詢問多家廠商,因此此刻是各家技術能力、CP值展現的時刻,未來客戶是否真的大量下單,客戶認為還是要等關稅是否進一步增加,或者各國對於資訊安全的規範是否趨嚴而定。

至於台灣的產能狀況,到底能否因應市場的需求呢?晶睿在去年起就決議擴產,不管是在原有中和廠區,或者台達電(2308)入主之後,新增5條產能在台達電的桃園廠,產能預計將陸續到位,都代表了市場訂單需求漸增。而其他廠商則尚未傳出擴產計畫。

資安與貿易戰影響,台廠靜待轉單發酵

簡言之,貿易戰與資訊安全議題對全球安控產業確實將造成洗牌效應,但被禁止的中國廠商方面,是否會另闢蹊徑,找尋其他可以出口至美國的管道或者其他的因應之道,也是後續可以觀察的重點。但近期而言,關稅是否再增加,將是定調歐美廠商態度的關鍵,屆時整體市場氛圍將更為明確,將可定調安控產業未來產業鏈狀況,台廠也能更明確感受到轉單效應。

MoneyDJ 新聞 2019-02-22 10:09:29 記者趙慶翔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