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無限燒錢”已成往事,矽谷的“泡沫”還能撐多久?

中國互聯網行業早已入冬,現在這股淩冽的東北風也刮到了美國,以矽谷為代表的美國互聯網公司也開始了裁員潮。

Clarity Financial分析師Jesse Colombo日前發文表示,矽谷創業公司“無限燒錢”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創業企業的“泡沫”正是股市泡沫的“次級版本”,只要是泡沫就遲早會破。

在過去的一個月裏,多家美國互聯網公司宣布了裁員計劃。知名信息流網站BuzzFeed宣布裁員15%,家裝平台Houzz裁員180人,即時通訊平台Hustle激進宣布裁員35%…..

408ee191-daff-44e0-9aae-a70f270b3b9d.png

(1月18日特斯拉宣布裁員計劃之後,股價迅速築底並開始反彈)

“寒冬”已至?

據金融部落客ZeroHedge觀察,美國互聯網行業“寒冬”的跡象太明顯了。首先是種子輪投資的數量已經從2015年四季度的1500多個掉到了2018年四季度的882個。

此外,VC們也有跟蹤科技股股價的趨勢,去年最後一個季度美股的大幅下挫也使得一系列科技公司進行融資時不得不下調了公司估值。甚至像Space X這樣的明星公司,也出現了無法完成籌資目標並裁員600人的情況,公司直言“當下遇到了格外困難的挑戰”。

Durden也指出,並不是所有的科技公司都遇到了麻煩。目前Uber和Airbnb正在謀求上市以幫助一些早期投資者套現離場。

互聯網泡沫到底是個什麼狀況?

根據美國國民經濟調查局(NBER)對135個獨角獸公司的調查,顯示其中至少有將近一半(65家)的公司市值是達不到10億美金門檻的。這些獨角獸公司的市值被高估了接近50%。

造成這一現象的潛在原因很有可能是“金主爸爸”變多了。在1999年那波互聯網上市潮中,科技公司從成立到上市平均只用了四年,但到了今天這個數字變成了11年。比起上市向全社會公開公司運營數據,更多的科技公司發現不斷找投資者人進行一輪又一輪的融資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Villanova School of Business會計學專家Keith Wright指出,現在當你看到市值數十億美元的創業公司時,更應該看到它背後廣泛存在的估值泡沫風險,這種投資人酷愛的“野蠻生長”戰術在變化的經濟環境下將會被證明失效。

“萬物皆泡沫”

Jesse Colombo指出,2007年至今的TechCrunch全球VC投資數量與納斯達克指數出現了驚人的重合。

(全球VC投資數量與納斯達克指數對照,來源:TechCrunch、Real Investment Advice)

Colombo指出,去年年底的那一撥美股下跌對於創業企業打擊非常明顯,而當目前不斷膨脹的資產泡沫真的破滅的那一天,科技初創企業的泡沫還將迎來更為慘烈的破裂。

(新聞來源:拉米消息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