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看著敘利亞啦!來看看“伊核協議”變局將如何驅動原油和美元趨勢轉變?

2018新年伊始,伊朗中國就掀起了大規模的反政府騷亂,成為油價一路飆升的主要推手,背後交易的核心邏輯是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為首的多國簽署的“伊核協議”是否會被廢除。如果被廢除,則伊朗380萬桶/日的產能將再次被禁售,供給失衡下、未來油價的中位可能就要在70美元以上了。隨之而來的是全球通膨預期再起、大宗商品看漲、全球央行加息步伐加快、資產泡沫崩潰壓力增大等系列問題。

圖:2015年“伊核協議”後油價供需結構平衡高點70美元、若協議被廢後將成為中位

22ec72a4-581f-4159-82e4-f403117ac752.jpg

數據來源:Reuters  – Brent原油價格月線

伊朗騷亂的前因後果到底是什麼?

2017.12.28伊朗境內突然爆發了大規模群眾抗議示威事件,以抗議高通膨、失業等民生問題為口號反對政府。事先幾乎毫無徵兆,然而仔細觀察中東局勢會發現,此時恰恰是俄羅斯、伊朗聯盟在敘利亞完敗美國、沙烏地阿拉伯聯盟,成功消滅ISIS恐怖勢力、在中東影響力如日中天之際,如果說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會任由中東主導權發生轉化、而沒有任何作為的話,是無論如何難以置信的。

觀察伊朗的內部經濟狀況,媒體大肆宣揚的所謂民生問題的確存在、但正在逐步好轉:通膨率為9.5%、然而事實上比2017年初的高峰期15%已經大幅下降;失業率為12.5%、然而比2017年初的高峰期18%已經得到了大幅好轉;如果說伊朗過度參與敘利亞事務導致民生蕭條、事實上從我們得到的數據看並未大幅增加軍費,尤其當敘利亞問題解決後,如果沒有外部力量干預,局勢正朝著有利伊朗、並可將精力轉回中國經濟建設的趨勢發展。可見外部勢力參與並非空穴來風,而伊朗總統魯哈尼點名的幕後聯盟推手不僅有美國、沙烏地阿拉伯、還包括以色列和英國。

以色列參與理所應當、無需多言,而為何還有英國呢?筆者推測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打擊反ISIS力量、繼續攪亂敘利亞局勢,可以間接的增加歐盟國家的難民負擔、內部矛盾,從而在退歐談判中增加優勢、降低費用;一方面伊朗聯盟的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港嚴重威脅到地中海及英國領海的軍事安全,不能直接打擊俄羅斯的情況下、適當搞一下伊朗還是可以的。

如果此事是多方幕後推動的結果,那麼可以肯定短期內局勢不會解決、伊朗局勢將長期化。無論伊朗民生是否好轉、所謂民生財政補貼是否恢復,都已經不重要了。借口只需要挑起事時用用就可以了,解決問題不能靠它。

是否會發生類似埃及的“阿拉伯之春”的大規模動盪呢?筆者推測不會,因為從伊朗內部的民眾教育程度、現代化程度、宗教和民族的凝聚力都遠非其他國家可比(篇幅原因不展開敘述),推翻政府的大規模運動還沒有看到發生的契機。

未來局勢的關鍵節點在哪裏呢?未來博弈的關鍵在美國為首的反伊朗聯盟和俄羅斯為首的挺伊聯盟在“伊核協議”或其他制裁協議上的結果。

如何影響全球經濟和資產價格?

簽署“伊核協議”之時,美國時任外長凱瑞曾經說過一句至為關鍵的判斷:“如果協議不能通過,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地位將不複存在”。其背後的邏輯就是:作為美元貨幣之錨的原油的定價權必須掌握在美國手中,以服務於在2014年中就已開始啟動的強勢美元周期,此時錨定美元的原油必須下跌,才能增強美元的需求,“伊核協議”不通過、則無法釋放伊朗產能、壓低油價(參見筆者前文《全球宏觀轉折點系列之一:美元加息的本因及未來》)。反之,如果“伊核協議”被廢除,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美元將完全跌破90、陷入趨勢性下跌。

其次,原油上漲推升的通膨預期將改變全球央行加息的步伐。當前各國處在貨幣政策從寬鬆轉向緊縮的拐點,除聯準會(Fed)和英格蘭央行開啟直接加息外,歐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尚在逐步退出寬鬆的狀態中,日本央行甚至還在寬鬆的末段。但原油帶來的輸入型通膨一旦抬升,除美國可以保持固有加息步伐外(美國原油已經完全不必依賴進口、不必顧忌輸入型通膨),其他國家都只能加快加息步伐,哪怕會對經濟有下行壓力。當加息步伐的差異導致美元利率和其他國家的利差開始縮減的時候,美元指數中前三權重的貨幣歐元、日元和英鎊都將上漲,聯準會(Fed)將難以阻擋美元跌勢。那時妄言美元資本回流已經很難了。

再次,我們會看到全球利率加速上行的過程中,除了原油可能帶動大宗商品上漲外,其他股市、債市甚至房地產市場都會面臨資產泡沫破裂的壓力。附帶的通膨上行對經濟成本提升的壓力、利率上行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全球經濟增長就不會像年初經濟學家一致的樂觀了。

最後,此前市場認可的原油價格高點70美元未來將成為2018年原油市場再平衡的中位價,高點甚至在80~90美元。當前原油供需格局中,需求端的經濟增長變化不大,關鍵變量在供給端,而供給端變量中OPEC減產因素已經確定,不確定因素就是伊朗產量和美國頁岩油產量。觀察2015年“伊核協議”、伊朗380萬桶/日的產能釋放之後,原油的供給需求結構的平衡點變為50美元左右,高點在70美元左右,那麼當“伊核協議”被廢除後,這個平衡點很可能重歸70美元高點之上,高點取決於美國頁岩油增產的時點。雖然當前美國頁岩油成本在增加,但當價格突破70美元後大部分頁岩油公司盈利已經開啟,這個增產時點在日益臨近。

川普簽署延期協議能否改變格局?

今年1.12日川普宣布最後一次延長“伊核協議”、如果不調整協議內容美國會單方退出“伊核協議”。同時,美國財政部已經開始策劃新的旨在制裁伊朗的協議。

2015年7月通過的“伊核協議”是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共同簽署的多邊協議,除美國外無一支持,美國單方廢除影響不比從前。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裏尼和法、德、英三國外長1月11日在布魯塞爾重:歐盟及其成員國堅決維護和履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俄羅斯作為伊朗中東盟友直接表態:俄羅斯將抵抗破壞該協議的企圖。中國外長王毅表態:維護和執行“伊核協議”是各當事方的責任。既是是其親密盟友英國,利益也只是打壓伊朗影響力、而非廢除“伊核協議”,在失去各方支持情況下,單獨退出協議、制裁伊朗,其影響力比2015年“伊核協議”之前要大為減弱,當然不排除川普情緒失控、無理智強退的結果。

當美國重大戰略判斷的轉折點時,美國精英層會適當修正川普的無理智行為。長期觀察川普的各項政策會發現:其根本特點就是毫無戰略、隻講短期經濟利益。僅就能源政策來看,從其悍然拒簽“巴黎氣候協定”、到其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宣布伊路撒冷地位問題,到異想天開的提出美國外大陸架油氣發展計劃,到長期威脅伊朗廢除“伊核協議”,目的總結下來是:增強美國中東影響力、獲取能源上漲的經濟收益。前者更符合美國整體利益,後者涉及到美元,就不是簡單用能源價格上漲的經濟利益能衡量的,恐怕難以最終在國會通過。更可能的結果是:“伊核協議”將保留、伊朗原油出口延續,但限制增大、並附帶其他制裁孤立措施打壓伊朗影響力。那個時候美元的弱勢、原油的強勢可能都將發生逆轉。

此次延長協議後120天將面臨再審,那麼臨近5月~6月期間才將是確定美元與原油價格的關鍵時點,讓我們靜觀其變。

本文來源公眾號:柳瑾的財經世界,由撲克投資家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