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五國經濟和產業現況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推動,位於俄羅斯南方的中亞地區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矚目焦點,位於經濟帶上的中亞五國包括: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塔吉克,但是五國長期以來都處於人均GDP較低的狀態,從經濟、內政和貿易方面來看,是否真能帶動經濟起飛仍還有待觀察。

中亞五國在2016年的GDP、人口、人均GDP數據如下:註1

  • 哈薩克:GDP 1336.6億美元,人口1792萬人,人均GDP 10570.5美元
  • 烏茲別克:GDP 672.2億美元,人口3212萬人,人均GDP 1961.5美元
  • 土庫曼:GDP 361.8億美元,人口566萬人,人均GDP 6986.9美元
  • 吉爾吉斯:GDP 65.5億美元,人口614萬人,人均GDP 1038.3美元
  • 塔吉克:GDP 69.5億美元,人口870萬人,人均GDP 968.4美元
 圖/維基共享
圖/維基共享
 資料來源:CAWATER info
資料來源:CAWATER info

哈薩克境內的荒漠和半荒漠超過一半,雖然農業和牧場的面積非常龐大,但主要產業是以冶金精煉、能源開採、化石燃料、機械等工業發展為主,因為盛產石油、天然氣和金屬礦產,光是這些商品就佔出口貿易額的60%,歐盟和美國也在這地區大量投資天然資源的開採。

哈薩克從1991年獨立至今,總統都是由哈薩克最大政黨「祖國之光」的黨主席納扎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擔任,他經歷的五屆總統選舉,得票率平均超過90%,他喜愛新加坡用自由經濟包裝權威專制的統治模式,他長期治理下的哈薩克,不僅其家族掌控哈薩克的重要政商資源,政府貪腐、裙帶特權、和法治腐敗等情形十多年來都沒有明顯改善;雖然哈薩克是中亞地區人均GDP較高的國家,但是貧富差距仍不斷擴大。

在國際油價和原物料從2011年走下坡以後,哈薩克出口最大跌幅超過三分之二,納扎爾巴耶夫自然會想要做些改變,於是他進行土地私有化和租借土地給外國人——例如中國,但許多反對民眾認為政府過度傾向中國,可能有出賣主權的嫌疑,在為數龐大的農民反對下,納扎爾巴耶夫只好暫停土地改革,年紀已經老邁的他,可以預期接下來會逐漸將政權轉移給家族下一代,傾中的對外政策短期內也不會改變,中國則透過對哈薩克擴大貿易,來增強對哈薩克的經濟影響力。

 資料來源:<a href=
資料來源:Trading Economics

哈薩克南方的烏茲別克是中亞地區人口較多的國家,1991年成為烏茲別克首任總統的卡里莫夫(Islam Karimov),連當27年總統,直到2016年才病逝,烏茲別克長期對所有反對派實施黨禁,新政黨要有政府許可才能組黨,媒體也受到政府嚴格控管,在其近乎獨裁政權統治之下,政府官員貪腐也非常嚴重。

雖然烏茲別克生產黃金、原油、銅、天然氣和棉花,但少數特權者掌握烏茲別克主要的經濟成長利潤,如果沒有好的政商關係,外國人要投資烏茲別克,難度會相對高;匯率也是由政府管制,對經濟的干預相當嚴重,種種弊病連帶影響了人口外移,向外移民到哈薩克、俄羅斯等周圍國家生活的烏茲別克人不在少數。

近年來,為了配合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烏茲別克增加對中國的貿易,而且恢復和鄰國塔吉克的航空通行,烏茲別克的經濟,除了出口商品改變較大外,其他的幾乎沒有特別亮眼的表現。

 資料來源:Philippe Rekacewicz, UNEP/GRID-Are...
資料來源:Philippe Rekacewicz, UNEP/GRID-Arendal

吉爾吉斯和塔吉克,則是人均GDP非常低的國家,經濟以農牧業為主,長年貿易逆差,,政治方面行政缺乏效率、法令規範落後,因此難以吸引歐美外資大規模進駐投資;雖然兩國近年來積極引進外資來建設水電設施、擴張棉花產業,增加農產品加工出口,但要明顯改善經濟成長,仍有相當的難度。

境內將近80%都是沙漠、氣候非常乾燥的土庫曼,主要經濟來自於天然氣和石油工業,雖然人民大多以棉花、小麥或畜牧等第一產業為主,但經濟產值頗低,最重要的還是天然氣出口,而近年來最大的買家就是中國。

土庫曼改變了以往的外交政策,土庫曼過去是將天然氣出口到烏克蘭市場,但這輸送過程長期被俄羅斯主導,對土庫曼並不利,於是土庫曼轉為將天然氣賣給中國,並且引入中國企業進入投資能源建設。

土庫曼的GDP年度成長率一度維持在10%以上的驚人成長,不過隨著2014年下旬,國際能源價格崩跌以來,土庫曼的經濟成長開始有所減弱,原因在於過度依賴單一產業或商品所帶來的經濟成長,,一旦天然氣價格長期維持低迷,土庫曼的經濟勢必會受到嚴重打擊。

 資料來源:<a href=
資料來源:Trading Economics
長年過度依賴天然資源出口的單一產業模式,雖然可以輕鬆賺出口財,但卻也讓自己疏忽了...
長年過度依賴天然資源出口的單一產業模式,雖然可以輕鬆賺出口財,但卻也讓自己疏忽了對民生工業和輕工業的發展。 圖/路透社

中亞五國的總人口約7000多萬,合計GDP約2500億美元,大約接近南美洲智利2016年的GDP產值、台灣2016年GDP產值的一半。

蘇聯解體20年來,這五國主要是以天然資源出口和農產品加工為主要產業發展,中亞五國的製造業和輕工業仍處於初步開發階段,政府部門行政效率低,貪腐問題嚴重,商業法規和貨品通關造成的行政意外相對多,而且中亞地區氣候乾燥,沙漠面積範圍廣,工業區全都集中在大城市,居民主要也是生活在大城市中,整體人口密度偏低(平均每平方千米15.8人)。

雖然中亞地區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但是國際海運發達以後,絲綢之路已經沒落,當地的民間消費力道非常薄弱,不適合成為商業熱區,即使是作為歐洲和中國之間的貿易路徑,中亞五國的內需消費也難以提升。

中亞五國長年過度依賴天然資源出口的單一產業模式,雖然可以輕鬆賺出口財,但卻也讓自己疏忽了對民生工業和輕工業的發展,經濟要能有明顯提升,大概只能期待原物料和能源大多頭的來臨了。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2708112

About joe 2314 Articles
經濟、政治、歷史、科技組成的投資訊息天天都在蛻變,這裡是討論各種國際時事、國際商品投資、外幣定存、總體經濟、原物料與各種ETF投資的blog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發表迴響